林少扬-中国科学院大学-UCAS


本站和网页 http://people.ucas.ac.cn/~0024002 的作者无关,不对其内容负责。快照谨为网络故障时之索引,不代表被搜索网站的即时页面。

林少扬-中国科学院大学-UCAS
[中文]
[English]
招生信息
教育背景
工作经历
教授课程
专利与奖励
出版信息
科研活动
指导学生
基本信息
林少扬 男 博导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电子邮件: sylin@genetics.ac.cn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3号,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所,三楼336邮政编码:
研究领域
1. 染色体组设计育种技术体系的建立 以水稻主栽品种为遗传背景(底盘),构建多个野生稻、栽培稻染色体组导入的渐渗系群体,并对其重要的复杂数量性状、基因进行分析与定位,进而对主栽品种进行升级改良。染色体组设计育种体系是一套创新先进的高通量配套技术平台,可以快速地改变主栽品种基因组上任意位点的不良基因,为分子育种家提供全染色体组设计育种技术。该育种技术体系包括:材料保管库、高通量基因分型平台、个体信息库、数码农场、表型量化体系、精准育种技术专利等。林少扬研究员先后在日本和中国,分别对日本栽培面积最大、米质最好的“越光”品种和中国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的第一大主栽品种“空育131”构建了一系列的染色体组设计育种技术体系。今后该育种模式也将是其他农作物分子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 2. 水稻品种的改良和升级 建立染色体组设计育种技术体系的核心目标是实现水稻品种的改良和升级。该育种技术理念模仿计算机软件更新换代的升级原理,即当生产应用中发现主栽品种存在缺陷(“bug”,例如稻瘟病抗性差等)时,分析导致“bug”产生的基因缺陷并加以精准改良,从而达到品种升级的目的。以水稻品种越光、空育131为例,前者虽然是日本栽培面积最大、米质最好的品种,但其易倒伏、感染稻瘟病等缺陷仍有待改良;后者空育131虽然是我国东北优质水稻的代表,但其抗病性、产量、米质仍存在改良的空间。品种的改良和升级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它既保留了原有品种的优良特性,又精准地改良了不良或不理想的性状。因此,对各生态区的主栽品种进行改良升级是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之一。3. 水稻抗病育种研究 水稻的三大主要病害分别是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纹枯病。其中,稻瘟病具有经济损害大(造成总产量减产10%-15%)、生理小种多样且不稳定、种群结构区域化分布等特点。纹枯病是由灰飞虱为传播媒介的水稻病毒病。因此水稻抗病研究是育种课题的难点之一。一方面,该课题组通过对主栽品种空育131全基因组序列的扫描,分析其抗病基因的包含和遗缺情况,从而根据病菌与水稻间“基因-基因”互作模型来为抗病育种提供方向。针对主栽品种感病遗缺的基因,林少扬研究员培育了导入Pb1、pi21、Pi-d2、Pi-d3的空育131抗瘟改良系和抗瘟的越光新品种越光籽11号,以及导入Stvb-i的抗条纹叶枯病改良系。另一方面,该课题组致力于建立更完善、准确的稻瘟病生理小种鉴别体系。现存的水稻单基因近等基因系和稻瘟病菌DNA指纹鉴别体系因其划分困难和不准确性已不能满足抗病育种的需要。 4. 水稻品种的区域性研究 农作物品种的区域性是指每个品种的生产栽培都限定于特定生态区的环境。如日本的越光品种只适宜于日本的中北部稻区栽培,而不适应日本的北部及南部稻区,即北海道、九州、冲绳等。我国的空育131品种只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栽培。为了研究农作物品种的区域性,该课题组通过改变主栽品种的少数感光、感温等基因来调控其生态区适应性。截止目前,林少扬研究员已育成了可栽培于热带(越南南部Long-Xuyen)和寒带(日本北海道)的越光新品种,以及可栽培于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的空育131新品种——“金黄稻2号”和第一积温带的“金黄稻3号”。 5.水稻品种的米质研究 水稻品种的米质因涉及人们的饮食文化、影响生活品质而成为育种的重要方向。日本越光米因其米质佳,被推崇为制作日本寿司的首选,并成为日本电饭煲的设计基准。该品种在日本种植达60余年,市场认可度有增无减。我国空育131大米也因其通透、黏韧的米质而成为东北大米的代表。该课题组通过研究米质相关的基因,如香味(BADH2基因)、糯性(Wx基因)、粒窄、黑色种皮等,来进一步改良和丰富主栽品种的米质性状。截止目前,林少扬研究员已经育成两个适合东北地区栽培的粳稻香米品种—— “金黄香1号”和“金黄香2号”,以及一个半糯性品种“金黄恋1号”。 6.水稻品种的高产研究 高产是育种领域永不落幕的主题之一,也是新品种审定的基本评价标准。水稻产量的构成因素包括:穗数、穗长、穗粒数、粒长、千粒重、一次枝梗数等。该课题组主要通过Gn1a(MLq1)、GS3等相关基因来改良主栽品种的产量性状。 7.水稻株型的育种研究 水稻株型是影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关键因素,包含株高、分蘖数、分蘖夹角及叶夹角等。林少扬研究员利用矮杆分子模块sd1改良了“越光”生产上易倒伏的缺陷,并用其将空育131改良为适合黑龙江第三积温带栽培的直播品种——“金黄稻1号”。其次,该课题组还通过挖掘分蘖夹角SPK的不同等位基因来改良粳稻品种空育131的直立株型。 8. 水稻雄性不育系的设计育种 杂交水稻以明显的杂种优势效应,以及比常规稻高产15%以上的产量优势而得到大力的推广和种植。我国的三系不育系主要为籼型不育系,杂交稻品种也主要是利用籼稻亚种内不同生态型的杂种优势,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困难。除此之外,杂交稻育种的发展瓶颈还体现在不育系的传统选育难度大,具体表现为育种历时长、同质化严重、不育性差、多性状选拔难度大等。本课题组通过应用分子生物学信息及分子设计育种理念,正积极设计并培育以空育131粳稻染色体组为细胞核背景,多种不同细胞质的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
招生信息
招生专业
090102-作物遗传育种071007-遗传学
招生方向
植物分子育种植物遗传育种
教育背景
1990-04--1993-03 日本千叶大学 博士1989-04--1990-03 日本千叶大学 研究生1987-04--1989-03 日本琉球大学 硕士1987-01--1987-03 日本琉球大学 研究生1980-09--1984-07 华南农学院 学士
工作经历
工作简历
2012-12~现在, 遗传与生物学研究所, 研究员2003-01~2012-05,日本本田研究所, Principal-研究员2001-01~2003-01,日本本田技术研究所, chief-研究员1993-05~2000-12,日本农林水产先端技术研究所, 主任研究员1984-08~1987-01,中国水稻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教授课程
农艺性状分子机理与品种设计专题讨论
专利与奖励
专利成果
( 1 )&nbsp一种粮食作物除雄器,&nbsp发明,&nbsp2018,&nbsp第 1 作者,&nbsp专利号: ZL:201610232595.2( 2 )&nbsp田间收脱谷瓶,&nbsp发明,&nbsp2018,&nbsp第 1 作者,&nbsp专利号: ZL201610232595.2
出版信息
发表论文
(1) Improving the blast resistance of the elite rice variety Kongyu-131 by updating the pi21 locus, BMC Plant Biology, 2019, 通讯作者(2) Updating the Genome of the Elite Rice Variety Kongyu131 to Expand Its Ecological Adaptation Region, Front. Plant Sci., 2019, 通讯作者(3) Improving rice grain length through updating the GS3 locus  of an elite variety Kongyu131, Rice, 2018, 通讯作者(4) Improving the Gn1a locus by replacing a small fragment in the genome of elite rice variety Kongyu 131, Rice, 2017, 通讯作者(5) 水稻主栽品种空育131抗稻瘟病位点的扫描及其基因组重构建, Scanning for Pi Loci and Rebuilding an Improved Genome of Elite Rice Variety Kongyu 131, 植物学报, 2017, 通讯作者
科研活动
科研项目
( 1 )&nbsp全基因组导航”育种及基因聚合研究, 参与, 国家级, 2016-07--2020-12( 2 )&nbsp水稻重要农艺形状基因的挖掘与分子育种, 参与, 市地级, 2019-01--2019-12( 3 )&nbsp改良穗粒数位点升级水稻品种空育131的高产性状, 主持, 市地级, 2019-01--2019-12( 4 )&nbsp利用分子模块设计育种创新体系进行北方籼粳杂交稻品种的培育, 主持, 省级, 2019-01--2020-12( 5 )&nbsp东北粳稻抗稻瘟病品种设计与培育, 主持, 部委级, 2013-08--2018-08( 6 )&nbsp水稻、小麦等品种设计与培育, 主持, 部委级, 2013-08--2018-08
指导学生
已指导学生冯晓敏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张晓慧 硕士研究生 090102-作物遗传育种 王荣升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南建宗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杨晓文 硕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现指导学生王晨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林抗雪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张晓慧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薛倩 硕士研究生 085238-生物工程 张文齐 博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王莉红 硕士研究生 071007-遗传学 高脐 硕士研究生 085238-生物工程
2013 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络信息中心.